钢板生产中常见的板形缺陷有以下几种形式:边部浪形、中间拱形、中间凹形、两头下扣。具体成因如下:
1、边部浪形缺陷,边部浪形缺陷常见于薄规格,边部浪形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钢板冷却过程中横向冷却不均产生的。层流冷却集管的流量,在横向上一般都是均匀分布的。但钢板冷却过程中,钢板边部冷却较快,中间部分冷却较慢,这种矛盾随冷却水量的加大而更加突出。钢板边部冷却较快,相对于中间部分提前发生相变,体积进入膨胀阶段。而中间部分还未进行相变,体积仍处于收缩阶段,这样钢板边部部分和中间部分之间会存在一定应力,当这种应力增大到或超过钢板抗变形能力的时候,钢板就会出现边部浪形缺陷。
2、中间拱形缺陷,中间拱形缺陷常见于较厚规格,中间拱形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厚度方向上的冷却不均产生的。层流冷却上下集管的冷却水量比例一般为1:2-2.3。当比例较小也就是上集管水量相对较大时,在冷却过程中钢板上表面提前进入相变区,体积发生膨胀,钢板形成拱形,当下表面部分随后相变,体积膨胀时,金属单元受压应力作用,无法消除拱形,最终形成该缺陷。
3、中间凹形缺陷,中间凹形缺陷的形成机理和中间拱形缺陷的形成机理是一致的。
4、两头下扣缺陷,两头下扣缺陷常见于相对偏厚规格的控制冷却过程中,两头下扣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样是由于厚度方向上的冷却不均产生的,这种缺陷非常容易和中间拱形缺陷同时存在。这种缺陷一般在钢板分切前不易表现出来,而在钢板分切后,由于外区影响减小,纵向方向内应力较大时,则表现出两头下扣。